经过 60 年的猜测,NASA 终于证实了地球的双极电场

美国宇航局最近取得了一项突破,证实了一种称为双极电场的微弱行星电场的存在。他们称这一发现与发现引力一样重要,并表示它将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大气层是如何运作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的大气层是如何演变的,并更好地了解其他行星的大气层。

科学家们认为它已经存在了 60 多年,但直到最近,由于科学仪器的进步和美国宇航局“耐力号”任务的成功发射,他们才得以对其进行测量。

电离层中形成双极电场,距离地表 60 至 300 公里(37.3 英里至 186.4 英里)之间。在这部分大气中,太阳会分解水等分子,产生带正电的粒子(氧气)和带负电的粒子(氢气)。然后,正离子被推向太空,而负离子则返回地球。术语“双极”反映了这种双向性质,这意味着它既影响离子,也影响电子。

科学家们在试图确定金星为何会失去所有的水而地球却不会失去水时,首次在金星上发现了双极电场。他们发现金星周围有一个双极电场,电荷约为 10 伏,他们认为这个电场的强度足以在数百万年内将金星上的所有水排出。

另一方面,地球的双极磁场比金星弱 25 倍左右,其较小的电荷不会迫使我们面临同样的命运。然而,它负责抬升我们的大气层,并帮助创造运动,从而影响我们的天气模式。

科学家们在 60 多年前首次提出了双极场的假设,但直到“耐力号”任务上的特殊设备的发展,这一理论才最终得到证实。这枚火箭从北极附近发射,目的地距离地面 477 英里。在这次飞行中,它测量到的电压差仅为 0.55 伏,这足以检测到双极电场的存在。

关注 GeekSided 以了解最新发现!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字段已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