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攝影規則:景深

銳利的對焦是拍攝精彩照片的關鍵因素之一。對焦和曝光可能是攝影師需要了解的兩個最關鍵的技術領域。在這篇文章中,我想集中精力(真的很抱歉,我無法控制自己)。

就像我所知道的所有手機相機技術一樣,iPhone 給我們在拍攝時調整焦點的空間很小。這是因為其光學元件和感測器之間的關係使得即使我們只是點擊並點擊,通常絕大多數場景都會聚焦或幾乎聚焦。我們將其描述為大景深或焦深。

發現 iPhone 的隱藏功能

獲取每日提示(帶有螢幕截圖和清晰的說明),以便您每天只需一分鐘即可掌握您的 iPhone。

「景深」是指看起來可接受的清晰度的距離範圍。

事實上,影像在拍攝時要麼處於對焦狀態,要麼處於失焦狀態。可以嘗試銳利化和清晰度處理,以充分利用稍微失焦的鏡頭,但捕捉到的就是捕捉到的。因此,本文更詳細地探討了應用於 iPhone 攝影的景深。

提到的應用程式:

關鍵應用程式:

焦點/景深選項

1. 捕獲點

在拍攝時,我們可以使用 iPhone 作為簡單的點擊並允許自動對焦來處理場景。對於許多典型場景來說,這已經足夠了。或者,我們可以透過將 ProCamera(或其他應用程式中的等效項)中的方塊拖曳到感興趣的主題上來手動設定焦點。這將確保最清晰的焦點。一旦方框停止閃爍,焦點就被鎖定。

手動設定焦點不僅是最佳實踐,而且在靠近 iPhone 拍攝影像時也是絕對必要的。這是因為在近距離處,「景深」變淺,因此只有影像的一小部分會被對焦。應該注意的是,雖然可以控制焦點,但在 iPhone 上拍攝時無法控制「景深」。在傳統相機技術中,「景深」由光圈控制,在 iPhone5 中,該值固定為 F2.4。這兩張捲尺圖像突顯了這一點:

此範例使用 ProCamera(從左到右):

  • 圖片一:螢幕截圖顯示 1 吋和 2 吋之間的藍色方形焦點。
  • 圖二:產生的影像顯示非常窄的“景深”,焦點大致在 2 吋到 3 吋之間的區域。
  • 圖三:螢幕截圖顯示 7 吋和 8 吋之間的藍色方形焦點。
  • 圖四:產生的影像顯示了焦點區域與圖二相比的變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我們聚焦得更遠,「景深」也會增加。

這對於微距風格的拍攝來說非常好。靠近小物體時,僅使用焦點就可以使它們從背景中脫穎而出。這裡不需要後製。當我們有一個更典型的場景並且我們想要真正吸引人們對某個主題的注意時,挑戰就來了。使用典型相機的攝影師可能會將相機設定為透過光圈實現淺「景深」。模糊前景和背景並清晰地吸引主體。 iPhone 攝影師沒有這個選擇。對我們來說,我們必須開始在後製中使用應用程式來模擬效果。

2. 後處理模擬淺景深

本文開頭的 iPhoneography 影像是一個相當典型的夜景。攝影師常喜歡在夜間使用大光圈,主要原因有兩個:

  • 除非計劃進行長時間曝光拍攝,否則大光圈會進入更多光線,從而降低快門速度,減少運動模糊。
  • 大光圈可提供較淺的“景深”,有助於突出拍攝對象,同時也能產生一些令人驚嘆的“散景”。

「散景」有多種定義,但出於本文的目的,我用它來指的是如何扭曲離焦的光線規格以創建美麗的背景「畫布」。

下面的圖像顯示了淺“景深”和散景如何將最初有希望的捕捉轉變為具有美麗“散景”的圖像:

(從左到右)

  • 圖片一:大約午夜時分,透過 iPhone4 上的 6x6 應用程式透過酒吧視窗拍攝的照片。由於光線水平較低,影像有雜訊,但可以看到幾乎整個場景都清晰對焦(儘管由於快門速度而存在一些模糊)。
  • 圖二:影像被裁剪並調整大小(Filterstorm)。
  • 圖三:產生「景深」的神奇應用程式是 AfterFocus。作為替代方案,也可以使用名為 Big Lens 的應用程式。手動遮蓋焦點區域,然後開啟模糊等級、光圈形狀和「散景」。結果是被遮罩的前景保持聚焦,但其他背景區域變得模糊。此外,光點會產生傳統的圓形失焦「散景」。

正是這種「散景」將 AfterFocus 和 Big Lens 等應用程式與簡單模糊圖像的應用程式區分開來。 「散景」提供更真實的失焦效果。因此,我們創造了一種「景深」的錯覺。

也透過 100CamerasIn1 應用了附加濾鏡以進一步增強影像。

其他對焦技巧

傳統攝影能夠扭曲焦平面,從而產生一些很棒的效果。由鏡頭嬰兒、傾斜和移位過程(稱為傾斜移位但獨立的技術)和自由鏡頭產生的影像都可以在 iPhoneography 後處理中進行模擬。我將把它留到以後的文章中。

非常感謝您的閱讀,希望它有用。